卢肇西
卢肇西,1904年春末出生于永定县陈东乡大陂村的一户农民家庭里。1922年到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求学后,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并利用寒暑假回乡的机会,与陈正、曾牧村、卢其中等人组织“金丰新剧社”,在金丰等地排练演出《孔雀东南飞》、《社会阶级》、《六月割禾真辛苦》等文明戏,倡办《戈壁》、《鸭绿江边》等进步刊物,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尽情鞭挞封建礼教,提倡婚姻自由,揭露军阀豪绅压榨工农大众的血腥罪行。1926年冬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县参与创建中共金丰支部,在金丰地区领导农民运动。随后他又参加了北伐东路军政治部工作,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为北伐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卢肇西与陈正等人转入隐蔽斗争。同年9月,周恩来等率领南昌起义军南征广东入闽时,卢肇西根据中共闽南特委的指示,与张鼎丞、陈正等人专程前往上杭迎接起义军,受到周恩来、朱德的接见并指示。同年10月,参与创建了中共永定县委,任中共永定县委委员、军委委员、县委常委,主管陈东、岐岭等地的农运工作。1928年6月中旬,参加了县委在陈东岭头湖塘小学召开的全县党员代表紧急会议,被选为永定农民武装暴动的副总指挥。随后,与张鼎丞、阮山等一起领导了震撼八闽大地的永定农民武装暴动,率领农军攻打反动武装,收缴了民团和土豪劣绅的枪枝弹药,焚烧田契借约,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接着,湖雷和金丰暴动的武装整编为工农革命军永定农民自卫队,卢肇西任党代表,他与队长熊振声等人率领武装在金丰大山周围村庄坚持开展反敌“清乡”斗争。同年8月,根据福建省委指示,龙岩、上杭、永定的暴动武装整编为闽西红军第七军十九师,下辖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三个团。卢肇西为五十六团党代表。8月下旬,他与团长熊振声等率部经岐岭、下洋向平和县五坎地区出击,打击当地的反动势力。不久,他又率队伍回到湖雷和金丰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以后这支队伍成为红四军第四纵队的骨干力量。在这期间,他为永定地区的土地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为了策应红四军入永,卢肇西又与张鼎丞、阮山等率领红军与游击队进攻湖雷守敌,救出革命同志,镇压了土豪恶霸,迫使国民党驻军和反动民团退出湖雷,逃往峰市,为红四军入永扫清了障碍。同年6月,卢肇西任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支队长。同年7月,他参加了中共闽西“一大”会议,当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军委委员。同年8月上旬至10月初,毛泽东第二次到永定,他一边养病、一边指导永定土地革命斗争期间,卢肇西具体负责毛泽东等人的安全保卫工作。他经常向毛泽东请示汇报工作,毛泽东也与卢肇西等人一起商谈贯彻中共闽西“一大”精神和研究建立永定革命根据地等问题,指导总结“永定暴动”的经验教训,从而使卢肇西受到深刻教育,不断提高了斗争艺术水平。
1929年12月底,卢肇西以红四军第四纵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上杭古田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1930年春,卢肇西被任命为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同年3月18日,卢肇西参加了闽西***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被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5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决定成立红二十军,下辖五个纵队。卢肇西被任命为军长兼***纵队司令。随后,他与政委黄更生率部转战闽西各地,配合地方武装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群团组织,不断建立和壮大革命根据地。9月,他参加了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再次被当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1月,红二十军与红二十一军合编为新十二军后,他调任中共闽南特委军委书记,与陶铸一起领导闽南地区的革命斗争。
1930年冬,受红一军团政委毛泽东派遣,卢肇西赴上海与党中央机关联络,筹备开辟上海与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他在担负执行这一任务中,冷静沉着,机智勇敢。历尽艰辛在通过敌人的严密封锁与盘查到达上海后,他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制订了建立工农通讯社的具体方案。回到闽西苏区后,他首先在永定金砂古木督建立了工农通讯社,并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中央苏区最早建立的武装交通机构──工农通讯社这条红色交通线开辟后,先后输送了许多书信和文件,向中央苏区运送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安全护送了一大批从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领导干部。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卢肇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由于贯彻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闽西地区开展了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同年8月,卢肇西被诬陷为“社会民主党分子”而牺牲于永定虎岗。建国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